新闻资讯
普罗科菲耶夫及曲目介绍
普罗科菲耶夫的《第二小提琴协奏曲》以其个性化的音乐风格,成为二十世纪小提琴艺术史中的重要文献之一,完成于1935年作曲家从巴黎回国之后。
普罗科菲耶夫在自传中曾这样描述这部作品:“……这首协奏曲音乐和风格上都与《第一小提琴协奏曲》迥然不同。它写于好几个地方,反映我当时正过着游牧民族那样的巡回演出生活……”作品的第一乐章主题谱于回国之前的巴黎,第二主题谱于回国途中俄国境内的沃洛纳斯,最后总谱完成于巴库。虽然前后相距20余年,但与《第一小提琴协奏曲》相比,风格却相当接近,只是在写作构思上更为成熟,旋律也更富有浪漫色彩。
作品共分三个乐章。第一乐章中庸的快板,开始时,由主奏小提琴单独奏出情感丰沛的第一主题,而后乐队与之配合,音乐逐渐向前推进。小提琴奏第二主题时,弦乐声部以柔和的音调相陪衬。在明显的走句中,主奏小提琴尽情抒发,与乐队交织在一起,彰显出绚丽灿烂之美。
第二乐章行板尤为精彩,它的感情淳厚,旋律动人,拥有小夜曲一般的静谧和诗意。整个乐章在一个古典风格的架构里独具匠心地完成了完全是现代精神、现代意味的抒情性乐思,浪漫而迷人。
第三乐章朝气蓬勃的快板,采用回旋曲形式,分为三段。其中,节奏性很强的舞蹈场面经过变形后,就像是巫师或是妖魔在舞蹈着,表现了作曲家特有的讽刺幽默感。鼓声和其它打击乐器则轰隆作响,营造出非常刺激的音响效果。最终“狂暴地”结束全曲。
尽管普罗科菲耶夫的《第二小提琴协奏曲》比较艰涩,也早有世界级大师的录音高高在上,在此推荐海菲茨、奥伊斯特拉赫、郑京和等人的版本。
《罗密欧与朱丽叶》是一部相当大型的芭蕾舞剧,1935年在莫斯科大剧院(bolshoi Theater)首次公演。象许多标准的俄罗斯芭蕾舞剧一样,它也要好几个小时的演出时间。普罗柯菲耶夫将舞剧的音乐汇编成两个组曲。第一组曲于1936年11月24日由尼古拉斯·塞约诺维奇·戈洛瓦诺夫(nicolas Semjnowitsch Golowanow)指挥在莫斯科演出,不到一个月第二组曲也接着问世。
在美国,第一组曲是在1937年1月27日,由普罗柯菲耶夫亲自指挥芝加哥交响乐团作首次演出。作为客人,他于1938年3月25日又指挥了波士顿交响乐团首次演出了第二组曲。3月31日以后,谢尔盖·库什维茨基(serge Koussevitzky)和波士顿乐团向纽约介绍了此曲。 评论界对这两个组曲的反映不一,有的认为象这样一个浪漫的主题,其音乐太枯燥无味了,但有的却对其刺激性和色彩大加赞赏。普罗柯菲耶夫的古典主义是和他的浪漫主义作比较的。有一位评论家说,假如我们能够接受普罗柯菲耶夫的《古典交响曲》为真正的古典,那么我们也必须接受《罗密欧与朱丽叶》的音乐为真正的浪漫。这冷漠、悲哀、枯燥的音乐(一定不是爱的音乐)贯穿整个篇章。普罗柯菲耶夫还被责备说他对爱情故事的描写“就象它是一道代数题目一样”。
普罗科菲耶夫在自传中曾这样描述这部作品:“……这首协奏曲音乐和风格上都与《第一小提琴协奏曲》迥然不同。它写于好几个地方,反映我当时正过着游牧民族那样的巡回演出生活……”作品的第一乐章主题谱于回国之前的巴黎,第二主题谱于回国途中俄国境内的沃洛纳斯,最后总谱完成于巴库。虽然前后相距20余年,但与《第一小提琴协奏曲》相比,风格却相当接近,只是在写作构思上更为成熟,旋律也更富有浪漫色彩。
作品共分三个乐章。第一乐章中庸的快板,开始时,由主奏小提琴单独奏出情感丰沛的第一主题,而后乐队与之配合,音乐逐渐向前推进。小提琴奏第二主题时,弦乐声部以柔和的音调相陪衬。在明显的走句中,主奏小提琴尽情抒发,与乐队交织在一起,彰显出绚丽灿烂之美。
第二乐章行板尤为精彩,它的感情淳厚,旋律动人,拥有小夜曲一般的静谧和诗意。整个乐章在一个古典风格的架构里独具匠心地完成了完全是现代精神、现代意味的抒情性乐思,浪漫而迷人。
第三乐章朝气蓬勃的快板,采用回旋曲形式,分为三段。其中,节奏性很强的舞蹈场面经过变形后,就像是巫师或是妖魔在舞蹈着,表现了作曲家特有的讽刺幽默感。鼓声和其它打击乐器则轰隆作响,营造出非常刺激的音响效果。最终“狂暴地”结束全曲。
尽管普罗科菲耶夫的《第二小提琴协奏曲》比较艰涩,也早有世界级大师的录音高高在上,在此推荐海菲茨、奥伊斯特拉赫、郑京和等人的版本。
《罗密欧与朱丽叶》是一部相当大型的芭蕾舞剧,1935年在莫斯科大剧院(bolshoi Theater)首次公演。象许多标准的俄罗斯芭蕾舞剧一样,它也要好几个小时的演出时间。普罗柯菲耶夫将舞剧的音乐汇编成两个组曲。第一组曲于1936年11月24日由尼古拉斯·塞约诺维奇·戈洛瓦诺夫(nicolas Semjnowitsch Golowanow)指挥在莫斯科演出,不到一个月第二组曲也接着问世。
在美国,第一组曲是在1937年1月27日,由普罗柯菲耶夫亲自指挥芝加哥交响乐团作首次演出。作为客人,他于1938年3月25日又指挥了波士顿交响乐团首次演出了第二组曲。3月31日以后,谢尔盖·库什维茨基(serge Koussevitzky)和波士顿乐团向纽约介绍了此曲。 评论界对这两个组曲的反映不一,有的认为象这样一个浪漫的主题,其音乐太枯燥无味了,但有的却对其刺激性和色彩大加赞赏。普罗柯菲耶夫的古典主义是和他的浪漫主义作比较的。有一位评论家说,假如我们能够接受普罗柯菲耶夫的《古典交响曲》为真正的古典,那么我们也必须接受《罗密欧与朱丽叶》的音乐为真正的浪漫。这冷漠、悲哀、枯燥的音乐(一定不是爱的音乐)贯穿整个篇章。普罗柯菲耶夫还被责备说他对爱情故事的描写“就象它是一道代数题目一样”。
相关演出
小提琴魔女帕特里夏的普罗科菲耶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