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演员简介

皮晓彩
女高音歌唱家,星海音乐学院声乐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声乐教研室主任、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研究会理事、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音乐教育委员会会员。主要从事民族声乐演唱和民族声乐教学。
曾获“跨世纪之星”艺术家、广东省“南粤新秀”等称号;2005年广东省委宣传部“千百十”工程培养对象。曾多次参加全国、全省的大型文艺晚会和声乐比赛获奖;获1997年广东省文学艺术界优秀中青年会员和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广东省优秀音乐家称号,2007年获广东省新民歌成就奖,2008年获广东省高校优秀共产党员。所教学生多次获得全国和省市级奖。
出版个人(CD)演唱专辑《我的梦在飘雪的北方》、《月光芬芳》,音乐套曲《春江花月夜》和《民族声乐基础教程》(CD)向全国发行,出版专著《兴国客家山歌艺术研究》,并先后赴港澳、新加坡、印尼等地演出,获得好评。共拍摄了《我的梦在飘雪的北方》、《想走不想走》、《老区人》、《深情献给送水人》四部音乐电视。

杨天君
男高音歌唱家、声乐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华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副院长。
近年来多次在全国及省级专业声乐比赛中获奖;1993年羊城音乐花会声乐比赛美声专业组三等奖。1998年中央电视台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获奖。2000年羊城音乐花会声乐比赛美声专业组二等奖。1998、2007年在广东省星海音乐厅举办独唱及师生音乐会。在《人民音乐》、《交响》、《中国音乐教育》、《华南师大学报》等刊物公开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参与编写由教育部立项的高中音乐教材《歌唱》等。2000、2001年获华南师范大学“课堂教学质量优秀奖”,2005年荣获华南师范大学“教书育人优秀教师称号”。

李 泉
女高音、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全国声乐教育学会理事、华南理工大学艺术学院声乐系主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从1972年开始了专业声乐学习道路,并随沈湘教授深造多年。致力于声乐艺术表演及教育研究,先后在河北省歌剧院、河北师范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任首席教授、副院长,从事声乐艺术表演及教学三十余年。多次举办个人音乐会,1975年晋京参加全国独唱独奏调演,1989年获海南省首届电视歌手大奖赛(全国邀请赛)美声组第一名,2005年应邀参加香港大会堂纪念抗日战争60年专题音乐会,担任黄河大合唱领唱“黄河怨”。曾多次获学校 “优秀教师”、“十佳教师” 、广东省“优秀音乐家”称号。所教学生在国际国内声乐大赛获奖,多人赴欧美音乐学院深造,所教历届本科生、研究生成为全国各地的演唱、教学精英骨干。完成国家教委(97[40]号)等多项省部级课题,在《人民音乐》、《中国音乐》等音乐核心刊物上发表“中国声乐教育的回顾和展望——是技术还是文化?”“声乐教育观念的转变与基础理论研究”等系列论文及《走进歌剧》等编著。获第二、三届全国优秀音乐论文二、三等奖,1999年获省级优秀教学成果等多项奖励。

温恒泰
曾任星海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声乐教研室主任、星海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副主任、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任艺术学院院长。现任艺术学院声乐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校级名师,校学术委员会委员、全国高师声乐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广东省普通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
从事学术研究方向和讲授的课程是声乐表演和声乐教育理论。在《人民音乐》、《中国音乐》等刊物上发表论文20多篇;在人民音乐出版社等出版机构独立出版声乐教材四部,均被全国各大音乐院校广泛采用,并获一致好评。2004年承担了全国高师声乐学术委员会立项的《声乐教育学》和《声乐艺术学概论》两部专著的课题任务。2008年出版了个人演唱专辑《恒泰之声》。曾获广东省“南粤优秀教师”、“南粤优秀音乐教师”、“中华文化基金奖章”、“优秀音乐家”等称号。曾多次举办独唱音乐会,并主持策划多场大型文艺晚会,经常在国内各类音乐比赛中担任评委,1998年在马来西亚举办的亚洲华人歌唱大赛中担任评委。历年来所教学生多次在国内各类音乐比赛中获奖。

余 虹
女高音歌唱家、声乐硕士、华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声乐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广东“千百十”培养对象。
2002年由国家留学生基金会公派赴俄罗斯柴科夫斯基国立音乐学院及莫斯科国立师范大学学习。1998年、2003年、2005年、2007年分别在国内外举办个人独唱音乐会。1999年文化部“爱我中华”歌手大赛中获美声专业组广东赛区银奖、全国第三名;2000年参加文化部举办“新人新作”声乐大赛广东赛区演唱奖;第九届“大红鹰”杯中央电视台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广东赛区第一名;2005年中国音乐“金钟奖”声乐比赛广东赛区金奖,全国优秀奖。2007年全国高等师范声乐教师邀请赛荣获美声组二等奖;2003、2005、2007年获广东省优秀音乐家称号。在《人民音乐》、《中国音乐》、《交响》、《黄钟》等国家及省级学术刊物上发表关于声乐教学及表演的学术论文十余篇。

田 丁
声乐教授,男中音,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广州大学音乐舞蹈学院声乐嗓音研究所所长。
在高校从事声乐教学二十七年来,培养了大批优秀的音乐人才;经常参加各种大型演出活动和专业比赛。撰写并发表声乐教学和声乐理论研究文章30余篇;许多文章在国家级音乐类核心刊物上发表,并获得论文评比一等奖。培养的学生多人在全国,省市,地区级的各种声乐大赛中获奖。近年来重点研究声乐教学方法:将“咽音练声法”与学院传统教学方法相结合,运用于“美声唱法”和“民族唱法”之中;并用咽音练声治疗嗓音的一些病变,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主持了省级重点科研项目的研究,广东省科技厅下达的《广东省高等学校音乐教育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2007年在中国音乐学院做高级访问学者。多年来曾多次获得“先进教育工作者”荣誉证书,“优秀共产党员”荣誉证书;“教学优秀一等奖”;1999年获“市级优秀教师”光荣称号。

段 岭
著名女高音歌唱家、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广东省高等音乐教育学会副会长、星海音乐学院声乐教授、研究生导师。
从事职业声乐演唱及教学30年。曾在中国海军南海舰队文工团、广州军区战士歌舞团任独唱演员,演唱过大量原创作品及中国歌剧。多次成功举办独唱音乐会,出版了《你有一个好名字——军嫂》等演唱专辑;并主持策划、制作、导演了数十台音乐会和综合歌舞晚会。曾荣获中国广播新歌优秀作品演唱银奖;全国成才之路演唱家大选赛演唱金奖;国家文化部96全国声乐比赛二等奖;国际民歌节优秀演唱奖等;被人民日报、南方日报、羊城日报、广州日报等多家权威性媒体誉为“岭南百灵”。任教多年多次被评为优秀教师,所指导学生在各类声乐比赛中频频获奖。曾在《人民音乐评论》等核心刊物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编著了《古诗词吐字归音声乐实训教材》及《中国名族艺术歌曲示范演唱》专辑。

袁东艳
武汉音乐学院首位民族声乐硕士,现为星海音乐学院声乐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广东省第十届政协委员。
曾演唱录制多首影视歌曲,参与编钟音乐会国庆晋京观礼的演出并被中国唱片社录制唱片,甚获好评。在教学上,她长期孜孜以求,因材施教,潜心学生专业基础和技能的培养,以及除此以外的人文知识的开采和熏染,既注重科学发声,又注重风格特色,累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且成效显著。所教学生获国内外声乐比赛各种奖项。此外,她还参与了许多重大的音乐文化遗产的挖掘整理及地域歌种的歌唱辅导和评赛;发表了多篇有独特价值的学术论文;创作民族声乐作品多首,并出版发行了高等音乐院校教师首张自创自唱的CD专辑《珠玑》,是一位集声乐演唱、创作、研究、教学于一身的复合型教师。

翟学京
男中音歌唱家,星海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主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
从事声乐教学工作二十余年,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经常参加各种演出活动,他音色纯净,声音丰厚,歌唱具有感染力。多年来从事声乐教学的理论研究,在国内音乐核心期刊及音乐专业刊物发表论文二十余篇,并作为主研人员参于了多个省级科研项目的课题研究。曾任河南大学艺术学院音乐教育系主任,所指导的学生多人次在国家和省市级的各种比赛中获奖。曾获市级优秀教师,多次获教学优秀奖和科研优秀奖,多次担任省市级声乐比赛评委。1994年获“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荧屏奖”。1996年获“96全国声乐比赛优秀演唱奖”。曾两次成功举办个人独唱音乐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