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音乐会详情
梦蝶庄之夜——方锦龙琵琶音乐会
演出时间:2011年5月20日20:00
演出地点:星海音乐厅交响乐厅
主办单位:广州逸乐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承办单位:广州逸乐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再现辉煌艺术砂岩、梦蝶庄精致酒店
票 价:VIP: 1080元、一等票:880元、二等票:680元、三等票:580元、四等票:480元
五等票:380元
前言
方锦龙——琵琶演奏家、“广东建文化大省”音乐界六大代表人物之一,携手众名家,奏响大型中国民族音乐史诗 ,用恢弘博大的经典作品在“十二五”规划的第一年,重振广东本土文化及中国传统艺术“人本和谐”的思想。
方锦龙 五弦琵琶代表人物

琵琶演奏家,当代五弦琵琶的代表人物。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理事,中国琵琶学会常务理事。1978年进入名家荟萃的济南军区前卫民族乐团,任弹拨乐首席、声部长;1988年调入广州军区战士歌舞团。 1997年转业至广东省民族乐团任第一副团长兼珠海女子室内民族乐团艺术总监。2001年筹建“芳华十八”时尚国乐组合;曾任“上海之春”、“第十届台北国际民族器乐大赛”评委。现为广东省艺术研究所锦龙音乐工作室、“芳华十八”时尚国乐团艺术总监,并拥有私人乐器收藏之最的“锦龙国乐馆”。
1980年以来多次代表省市、国家和军队出访世界各地,先后在海内外数十个城市举办个人音乐会,并策划指挥了多场民族交响音乐会。九十年代起,他根据史料挖掘研制了改良的五弦琵琶,使琵琶的音色更加丰富、音域更加宽广。
1980年,参加芬兰“赫尔辛基世界艺术节”,一曲《十面埋伏》技惊四座;
1987年首届“中国艺术节”以大型琵琶协奏曲《静夜思》获得“金杯奖”;
1989年举办的“方锦龙琵琶音乐会”开广东省民族器乐个人专场之先河;1993年首届“省港澳广东音乐邀请赛”,获专业组头奖---“精英奖”;
1994年在日本“二十一世纪地球系列音乐会”之“敦煌复古乐器演奏会”上首次用十一种敦煌壁画上的失传古乐器再现了唐风古韵;
2000年成功策划了“风调雨顺 — 国乐四大天王”音乐会;
2001年缔造“芳华十八”时尚国乐团,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同时,积极致力于民族音乐的传播与普及,倡导传统艺术走与市场相结合的道路;
2002年出席了在巴黎举行的“法国中国年”并赴美加进行文化交流;在“2002‘TVB8两岸三地金曲奖颁奖典礼”上担任颁奖和表演嘉宾;
2005年,作为东方第一人登上奥地利阿尔卑斯山世纪冰川,挑战极限,在零下10度的山洞里召开别开生面的音乐会;
2006年春节,带领“芳华十八”随中央电视台首次进入维也纳霍夫堡皇宫,使中华音律萦绕在“世界音乐之都”的上空;同年,随国家文化部参加了“泰国国王登基60周年大型活动”;
2007年,在“挪威中国文化节”、“俄罗斯中国年”和“上海国际音乐节”上的表演尽显中国音乐的无限魅力;
2009年,出席了在英国举行的“田汉国际音乐节”、“比利时国际音乐节”、“第五届中国(深圳)文化产业博览会”、“国乐盛典中华行 — 名家音乐会”;
2010年率芳华十八参加了“2010上海世博会广东活动周”的盛大活动;10月间,应挪威官方的邀请,再赴世博会,与来自四大洲的音乐家们在欧洲广场举办了“宇宙风”音乐会;随后,在“上海国际乐器展---首届华乐国际论坛”上,面向国内外嘉宾举行了题为“寓乐于乐--让心灵随着音乐飞扬”的大师讲座;
2011年应邀参加了“法国华人新春巡演”和马来西亚“第28届全国华人文化节”。
方锦龙在演奏技巧和对音乐的表达等方面有着超凡的掌控能力,除了和交响乐、爵士、土著乐队的成功合作外,在和其他门类的跨领域合作上有着成功的尝试,如:与孙道临、姚锡娟、乔榛等语言表演艺术家的诗配乐;与现代舞、话剧、太极、时装表演的完美结合;乃至与画家、书法家的“墨乐”、与茶道共同演绎的“音乐与茶的对话”等。
作为“广东建文化大省”音乐界六个代表人物之一的实力派演奏家的方锦龙,其在弘扬民族音乐的同时兼收并蓄,出版发行了《国风》、《雅》、《颂》、《霸王卸甲》、《十面埋伏》、《临安遗恨》、《静夜思》、《琵琶行》、《琵琶金版》、《红梅赞》、《梁祝》、《琵琶柔情篇》、《琵琶现代名曲集》、《国乐一族》、《琵琶异国风情篇》等大量的个人演奏专辑和理论专著,通晓近百种中外民族乐器的演奏,业内评价“这些乐器在他手中被赋予了灵魂,成为他肢体的再度延伸”,是“以无法为有法,惟独秀于诸家”的中国当代民族音乐家。
何占豪 作曲家 梁祝之父

作曲家兼指挥,上海音乐学院教授。历任多届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上海音乐家协会付主席。多次受聘任全国金唱片奖评委、金钟奖古筝专业评委会主任。
主要大型作品有: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合作)、交响诗《龙华塔》、弦乐四重奏《烈士日记》、二胡协奏曲《别亦难》、《乱世情》、《英雄泪》,二胡与乐队《莫愁女幻想曲》。古筝协奏曲《临安遗恨》、《西楚霸王》、《孔雀东南飞》、筝与乐队《云山组曲》,筝乐诗《陆游与唐婉》。交响南音《陈三五娘》等。主要中小型作品有管弦乐《胡腾午曲》、《伊犁河畔》,古筝独奏《茉莉芬芳》《姐妹歌》,歌曲《别亦难》等。
何占豪在半个多世纪的创作生涯中,始终探索着一条“外来形式民族化、民族音乐现代化”的路子。他的众多作品,中西交融、雅俗共赏,旋律优美感人,受到广大听众的喜爱。国内外许多交响乐团、民族乐团经常上演他的作品。
香港、澳门、台湾、新加坡、上海、杭州等地有关单位多次举办过“何占豪作品音乐会”专场。他的作品中,“梁祝”协奏曲,多次获中外唱片公司颁发的金唱片奖、白金唱片奖,他编配的高胡协奏曲《梁祝》,由香港中乐团主办的世界华人地区投票选出二十世纪最佳十首民乐作品中,获最高得票奖。《临安遗恨》《茉莉芬芳》1995年获文化部教育司颁发的“优秀创作奖”,他的创作成果获文化部2010年“文华奖”评选中的“最佳成就奖”。
何占豪对指挥很感兴趣,也颇有激情。曾指挥过上海交响乐团、中央歌舞剧院交响乐团、浙江、福建、吉林、杭州、厦门等省市交响乐团,以及香港中乐团、台北市立国乐团、新加坡华乐团等境内外民族乐团。
杨洋 指挥家

生于音乐世家,自幼学习钢琴,12岁考入中央音乐学院附小,师从钢琴教育家李其芳教授。后随徐新、吴玲芬教授学习指挥,并以优异成绩考入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师从俞峰教授。
作为中国最活跃的指挥家之一,杨洋与国内所有主流乐团及歌剧院均保持着密切的合作关系。同时在包括德国科隆爱乐乐团、莱茵国立爱乐乐团、意大利罗马交响乐团、法国嘎纳交响乐团、波尔多交响乐团、希腊交响乐团、雅典室内乐团、韩国仁川爱乐乐团等在内的国外众多乐团也成功的留下了他的足迹。世界著名大提琴家林·哈雷尔、阿尔本·格哈德,小提琴家奥古斯汀·杜梅、雷纳德·卡皮松、林昭亮,钢琴家朗朗、巴瑞·道格拉斯、白建宇,女高音曹秀美,单簧管演奏家萨宾娜·迈耶等都与他有过精诚的合作。
1998年杨洋在第一届北京国际音乐节上成功的开始了他的职业指挥生涯,并连续八届在北京国际音乐节上执棒歌剧与音乐会。2000年-2005年任中国爱乐乐团助挥。2006年赴韩国参加由指挥大师郑明勋主持的大师班。2009年,他参与并主持组建了杭州爱乐乐团。杨洋现任中国爱乐乐团常任指挥、杭州爱乐乐团音乐总监兼首席指挥。
2006年11月,在希腊举行的迪米特里·米特罗普洛斯国际指挥大赛中,杨洋以出色的表现和无可争议的优势一举夺得第一名,成为在这项顶级国际大赛中首位获此殊荣的中国指挥。
作为一名优秀的青年指挥家,杨洋除了对经典曲目的忠实准确演绎外,还以对近现代音乐作品的敏锐把握和独到理解见长,这赋予他对新作品的阐释具有深入的说服力。杨洋与戏剧导演林兆华合作,成功地在中国音乐戏剧舞台上首演了作曲家郭文景的歌剧《夜宴》和《狂人日记》。另外,他在芭蕾舞音乐领域里也表现出不同凡响的才能,成功地与中央芭蕾舞团合作了《胡桃夹子》、《仙女》和《黄河》。
吴莉 古筝演奏家

青年古筝演奏家,中国音乐家协会古筝专业委员会委员。国际、国内古筝大赛双料金奖得主。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古筝硕士。1989年考入中央民族大学附中,师从海木兰副教授。2002年7月,以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近年来最好专业成绩毕业,获硕士学位。
作为活跃的青年古筝演奏家,吴莉成功举办和参加了多场古筝音乐会。例如,作为中国古筝演奏家杰出代表,在2002年8月,参加“中国青年古筝演奏家专场音乐会”。2002年5月,在北京举办“吴莉古筝独奏音乐会”。2003年11月,在意大利成功举办“吴莉古筝·古奏音乐会”,成为第一位在意大利举办古筝·古琴专场音乐会的中国演奏家。意大利评论界如此评价:“她的双手宛如蝴蝶的翅膀,在琴弦中舞动,奏出美妙无比的中国之声……”。
此外,吴莉亦在北京,香港、台湾、法国、以及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举办和参加多场中国民乐音乐会,如“中国民乐经典音乐会”,“中国民族器乐经典音乐会”,“中央音乐学院民乐小组赴马来西亚专场音乐会”等。并受邀担任《天下无双》等多部电影音乐的古筝独奏。
王清 越剧演员

攻小生师承尹桂芳。
2001年在“我最喜爱的越剧新秀”评选活动中,荣登上海越剧新秀奖的榜首。
2002年举办了“东方戏剧之星”个人演唱会。
2006年在“越女争锋”的评选活动中获得金奖。
2007年在上海大剧院里举办了《粉墨嘉年华个人演唱会》。
俞景岚 越剧演员

上海越剧院青年袁派青衣,师从越剧当代艺术家方亚芬。曾获“蚁力神杯”戏曲戏剧大赛华东地区戏曲青年组二等奖;第二届“越女争锋”越剧青年演员电视挑战赛“优秀演员奖”。
协奏:深圳交响乐团

深圳交响乐团创办于1982年。在深圳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经过20多年奋斗,已成长为中国优秀的职业交响乐团之一,在国际、国内乐坛树立了应有的艺术地位。
演出时间:2011年5月20日20:00
演出地点:星海音乐厅交响乐厅
主办单位:广州逸乐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承办单位:广州逸乐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再现辉煌艺术砂岩、梦蝶庄精致酒店
票 价:VIP: 1080元、一等票:880元、二等票:680元、三等票:580元、四等票:480元
五等票:380元
前言
方锦龙——琵琶演奏家、“广东建文化大省”音乐界六大代表人物之一,携手众名家,奏响大型中国民族音乐史诗 ,用恢弘博大的经典作品在“十二五”规划的第一年,重振广东本土文化及中国传统艺术“人本和谐”的思想。
方锦龙 五弦琵琶代表人物

琵琶演奏家,当代五弦琵琶的代表人物。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理事,中国琵琶学会常务理事。1978年进入名家荟萃的济南军区前卫民族乐团,任弹拨乐首席、声部长;1988年调入广州军区战士歌舞团。 1997年转业至广东省民族乐团任第一副团长兼珠海女子室内民族乐团艺术总监。2001年筹建“芳华十八”时尚国乐组合;曾任“上海之春”、“第十届台北国际民族器乐大赛”评委。现为广东省艺术研究所锦龙音乐工作室、“芳华十八”时尚国乐团艺术总监,并拥有私人乐器收藏之最的“锦龙国乐馆”。
1980年以来多次代表省市、国家和军队出访世界各地,先后在海内外数十个城市举办个人音乐会,并策划指挥了多场民族交响音乐会。九十年代起,他根据史料挖掘研制了改良的五弦琵琶,使琵琶的音色更加丰富、音域更加宽广。
1980年,参加芬兰“赫尔辛基世界艺术节”,一曲《十面埋伏》技惊四座;
1987年首届“中国艺术节”以大型琵琶协奏曲《静夜思》获得“金杯奖”;
1989年举办的“方锦龙琵琶音乐会”开广东省民族器乐个人专场之先河;1993年首届“省港澳广东音乐邀请赛”,获专业组头奖---“精英奖”;
1994年在日本“二十一世纪地球系列音乐会”之“敦煌复古乐器演奏会”上首次用十一种敦煌壁画上的失传古乐器再现了唐风古韵;
2000年成功策划了“风调雨顺 — 国乐四大天王”音乐会;
2001年缔造“芳华十八”时尚国乐团,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同时,积极致力于民族音乐的传播与普及,倡导传统艺术走与市场相结合的道路;
2002年出席了在巴黎举行的“法国中国年”并赴美加进行文化交流;在“2002‘TVB8两岸三地金曲奖颁奖典礼”上担任颁奖和表演嘉宾;
2005年,作为东方第一人登上奥地利阿尔卑斯山世纪冰川,挑战极限,在零下10度的山洞里召开别开生面的音乐会;
2006年春节,带领“芳华十八”随中央电视台首次进入维也纳霍夫堡皇宫,使中华音律萦绕在“世界音乐之都”的上空;同年,随国家文化部参加了“泰国国王登基60周年大型活动”;
2007年,在“挪威中国文化节”、“俄罗斯中国年”和“上海国际音乐节”上的表演尽显中国音乐的无限魅力;
2009年,出席了在英国举行的“田汉国际音乐节”、“比利时国际音乐节”、“第五届中国(深圳)文化产业博览会”、“国乐盛典中华行 — 名家音乐会”;
2010年率芳华十八参加了“2010上海世博会广东活动周”的盛大活动;10月间,应挪威官方的邀请,再赴世博会,与来自四大洲的音乐家们在欧洲广场举办了“宇宙风”音乐会;随后,在“上海国际乐器展---首届华乐国际论坛”上,面向国内外嘉宾举行了题为“寓乐于乐--让心灵随着音乐飞扬”的大师讲座;
2011年应邀参加了“法国华人新春巡演”和马来西亚“第28届全国华人文化节”。
方锦龙在演奏技巧和对音乐的表达等方面有着超凡的掌控能力,除了和交响乐、爵士、土著乐队的成功合作外,在和其他门类的跨领域合作上有着成功的尝试,如:与孙道临、姚锡娟、乔榛等语言表演艺术家的诗配乐;与现代舞、话剧、太极、时装表演的完美结合;乃至与画家、书法家的“墨乐”、与茶道共同演绎的“音乐与茶的对话”等。
作为“广东建文化大省”音乐界六个代表人物之一的实力派演奏家的方锦龙,其在弘扬民族音乐的同时兼收并蓄,出版发行了《国风》、《雅》、《颂》、《霸王卸甲》、《十面埋伏》、《临安遗恨》、《静夜思》、《琵琶行》、《琵琶金版》、《红梅赞》、《梁祝》、《琵琶柔情篇》、《琵琶现代名曲集》、《国乐一族》、《琵琶异国风情篇》等大量的个人演奏专辑和理论专著,通晓近百种中外民族乐器的演奏,业内评价“这些乐器在他手中被赋予了灵魂,成为他肢体的再度延伸”,是“以无法为有法,惟独秀于诸家”的中国当代民族音乐家。
何占豪 作曲家 梁祝之父

作曲家兼指挥,上海音乐学院教授。历任多届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上海音乐家协会付主席。多次受聘任全国金唱片奖评委、金钟奖古筝专业评委会主任。
主要大型作品有: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合作)、交响诗《龙华塔》、弦乐四重奏《烈士日记》、二胡协奏曲《别亦难》、《乱世情》、《英雄泪》,二胡与乐队《莫愁女幻想曲》。古筝协奏曲《临安遗恨》、《西楚霸王》、《孔雀东南飞》、筝与乐队《云山组曲》,筝乐诗《陆游与唐婉》。交响南音《陈三五娘》等。主要中小型作品有管弦乐《胡腾午曲》、《伊犁河畔》,古筝独奏《茉莉芬芳》《姐妹歌》,歌曲《别亦难》等。
何占豪在半个多世纪的创作生涯中,始终探索着一条“外来形式民族化、民族音乐现代化”的路子。他的众多作品,中西交融、雅俗共赏,旋律优美感人,受到广大听众的喜爱。国内外许多交响乐团、民族乐团经常上演他的作品。
香港、澳门、台湾、新加坡、上海、杭州等地有关单位多次举办过“何占豪作品音乐会”专场。他的作品中,“梁祝”协奏曲,多次获中外唱片公司颁发的金唱片奖、白金唱片奖,他编配的高胡协奏曲《梁祝》,由香港中乐团主办的世界华人地区投票选出二十世纪最佳十首民乐作品中,获最高得票奖。《临安遗恨》《茉莉芬芳》1995年获文化部教育司颁发的“优秀创作奖”,他的创作成果获文化部2010年“文华奖”评选中的“最佳成就奖”。
何占豪对指挥很感兴趣,也颇有激情。曾指挥过上海交响乐团、中央歌舞剧院交响乐团、浙江、福建、吉林、杭州、厦门等省市交响乐团,以及香港中乐团、台北市立国乐团、新加坡华乐团等境内外民族乐团。
杨洋 指挥家

生于音乐世家,自幼学习钢琴,12岁考入中央音乐学院附小,师从钢琴教育家李其芳教授。后随徐新、吴玲芬教授学习指挥,并以优异成绩考入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师从俞峰教授。
作为中国最活跃的指挥家之一,杨洋与国内所有主流乐团及歌剧院均保持着密切的合作关系。同时在包括德国科隆爱乐乐团、莱茵国立爱乐乐团、意大利罗马交响乐团、法国嘎纳交响乐团、波尔多交响乐团、希腊交响乐团、雅典室内乐团、韩国仁川爱乐乐团等在内的国外众多乐团也成功的留下了他的足迹。世界著名大提琴家林·哈雷尔、阿尔本·格哈德,小提琴家奥古斯汀·杜梅、雷纳德·卡皮松、林昭亮,钢琴家朗朗、巴瑞·道格拉斯、白建宇,女高音曹秀美,单簧管演奏家萨宾娜·迈耶等都与他有过精诚的合作。
1998年杨洋在第一届北京国际音乐节上成功的开始了他的职业指挥生涯,并连续八届在北京国际音乐节上执棒歌剧与音乐会。2000年-2005年任中国爱乐乐团助挥。2006年赴韩国参加由指挥大师郑明勋主持的大师班。2009年,他参与并主持组建了杭州爱乐乐团。杨洋现任中国爱乐乐团常任指挥、杭州爱乐乐团音乐总监兼首席指挥。
2006年11月,在希腊举行的迪米特里·米特罗普洛斯国际指挥大赛中,杨洋以出色的表现和无可争议的优势一举夺得第一名,成为在这项顶级国际大赛中首位获此殊荣的中国指挥。
作为一名优秀的青年指挥家,杨洋除了对经典曲目的忠实准确演绎外,还以对近现代音乐作品的敏锐把握和独到理解见长,这赋予他对新作品的阐释具有深入的说服力。杨洋与戏剧导演林兆华合作,成功地在中国音乐戏剧舞台上首演了作曲家郭文景的歌剧《夜宴》和《狂人日记》。另外,他在芭蕾舞音乐领域里也表现出不同凡响的才能,成功地与中央芭蕾舞团合作了《胡桃夹子》、《仙女》和《黄河》。
吴莉 古筝演奏家

青年古筝演奏家,中国音乐家协会古筝专业委员会委员。国际、国内古筝大赛双料金奖得主。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古筝硕士。1989年考入中央民族大学附中,师从海木兰副教授。2002年7月,以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近年来最好专业成绩毕业,获硕士学位。
作为活跃的青年古筝演奏家,吴莉成功举办和参加了多场古筝音乐会。例如,作为中国古筝演奏家杰出代表,在2002年8月,参加“中国青年古筝演奏家专场音乐会”。2002年5月,在北京举办“吴莉古筝独奏音乐会”。2003年11月,在意大利成功举办“吴莉古筝·古奏音乐会”,成为第一位在意大利举办古筝·古琴专场音乐会的中国演奏家。意大利评论界如此评价:“她的双手宛如蝴蝶的翅膀,在琴弦中舞动,奏出美妙无比的中国之声……”。
此外,吴莉亦在北京,香港、台湾、法国、以及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举办和参加多场中国民乐音乐会,如“中国民乐经典音乐会”,“中国民族器乐经典音乐会”,“中央音乐学院民乐小组赴马来西亚专场音乐会”等。并受邀担任《天下无双》等多部电影音乐的古筝独奏。
王清 越剧演员

攻小生师承尹桂芳。
2001年在“我最喜爱的越剧新秀”评选活动中,荣登上海越剧新秀奖的榜首。
2002年举办了“东方戏剧之星”个人演唱会。
2006年在“越女争锋”的评选活动中获得金奖。
2007年在上海大剧院里举办了《粉墨嘉年华个人演唱会》。
俞景岚 越剧演员

上海越剧院青年袁派青衣,师从越剧当代艺术家方亚芬。曾获“蚁力神杯”戏曲戏剧大赛华东地区戏曲青年组二等奖;第二届“越女争锋”越剧青年演员电视挑战赛“优秀演员奖”。
协奏:深圳交响乐团

深圳交响乐团创办于1982年。在深圳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经过20多年奋斗,已成长为中国优秀的职业交响乐团之一,在国际、国内乐坛树立了应有的艺术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