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芬兰音乐之魂——西贝柳斯和他的小提琴协奏曲
1月11日,广州交响乐团音乐季将上演西贝柳斯小提琴协奏曲,由获得帕格尼尼小提琴大赛金奖、享誉中外的青年小提琴家黄蒙拉演奏,这部舞台上长演不衰的协奏曲,受到几乎所有小提琴爱好者的喜爱。

西贝柳斯生于1865年,逝于1957年,在世92载,是西方音乐家里少有的高寿者,把莫扎特、舒伯特、比才三个人的年龄加在一起,比他的寿数也多不了多少。西贝柳斯生命的一大半在20世纪,但是他在后三十多年里不再创作,他的音乐的基本特征属于19世纪末,是晚期浪漫主义乐派,他又是民族主义音乐的重要作曲家之一。西贝柳斯在他的祖国芬兰享有极高荣誉,使芬兰音乐登上了世界音乐史。

《d小调协奏曲》由于它强烈的浪漫主义气息,受到小提琴演奏家们的钟爱,几乎所有的本世纪演奏家都把这首曲子列入自己的演出曲目,英国出版的《企鹅激光唱片指南》收入的这首协奏曲的演奏版本多达近二十个,这还是经过精心汰选的,其中几乎包括了所有本世纪小提琴名家。《企鹅指南》不吝文墨地对这些录音版本作了详尽的评介,细致到演奏者的状态如何、麦克风位置离小提琴的远近、音场空间感等等,就是没有涉及音乐表现,或者说是音乐语句处理问题。

西贝柳斯写《d小调协奏曲》是在1903年,在此之前,他早已在1897年开始领取政府的终身年金,这是一份优厚的待遇,他不必为此承担任何义务,只须埋首于他自己热爱的音乐事业,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创作就是了。他无需像许多作曲家那样为生活所困。他把家搬到乡下,在宁静的湖边筑屋而居,在安宁的环境里沉醉于音乐之中。《D小调小提琴协奏曲》就是这一时期的杰作,它也是自帕格尼尼确立小提琴“炫技”传统之后的又一部杰作,对小提琴演奏技巧有着极高的要求,但却不是一部“炫技”之作,在它那华丽与肆意放纵的背后,我们看到的是坚实的核心与心智所显示出的坚韧。而且这一作品并没有涉及芬兰的神话传说和芬兰的景色,它更像一首蕴涵深意的诗歌,出自西贝柳斯的心灵深处。
视频欣赏:奥依斯特拉赫演奏

西贝柳斯生于1865年,逝于1957年,在世92载,是西方音乐家里少有的高寿者,把莫扎特、舒伯特、比才三个人的年龄加在一起,比他的寿数也多不了多少。西贝柳斯生命的一大半在20世纪,但是他在后三十多年里不再创作,他的音乐的基本特征属于19世纪末,是晚期浪漫主义乐派,他又是民族主义音乐的重要作曲家之一。西贝柳斯在他的祖国芬兰享有极高荣誉,使芬兰音乐登上了世界音乐史。

《d小调协奏曲》由于它强烈的浪漫主义气息,受到小提琴演奏家们的钟爱,几乎所有的本世纪演奏家都把这首曲子列入自己的演出曲目,英国出版的《企鹅激光唱片指南》收入的这首协奏曲的演奏版本多达近二十个,这还是经过精心汰选的,其中几乎包括了所有本世纪小提琴名家。《企鹅指南》不吝文墨地对这些录音版本作了详尽的评介,细致到演奏者的状态如何、麦克风位置离小提琴的远近、音场空间感等等,就是没有涉及音乐表现,或者说是音乐语句处理问题。

西贝柳斯写《d小调协奏曲》是在1903年,在此之前,他早已在1897年开始领取政府的终身年金,这是一份优厚的待遇,他不必为此承担任何义务,只须埋首于他自己热爱的音乐事业,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创作就是了。他无需像许多作曲家那样为生活所困。他把家搬到乡下,在宁静的湖边筑屋而居,在安宁的环境里沉醉于音乐之中。《D小调小提琴协奏曲》就是这一时期的杰作,它也是自帕格尼尼确立小提琴“炫技”传统之后的又一部杰作,对小提琴演奏技巧有着极高的要求,但却不是一部“炫技”之作,在它那华丽与肆意放纵的背后,我们看到的是坚实的核心与心智所显示出的坚韧。而且这一作品并没有涉及芬兰的神话传说和芬兰的景色,它更像一首蕴涵深意的诗歌,出自西贝柳斯的心灵深处。
视频欣赏:奥依斯特拉赫演奏
相关演出
广州交响乐团2013-2014音乐季 不朽情怀——黄蒙拉演绎西贝柳斯小提琴协奏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