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王宏伟:歌唱不只是“唱歌”那点事儿


歌唱不只是“唱歌”那点事儿,王宏伟早就明白了这个道理。

“要想唱出一首民歌的韵味,必须对它的文化背景有所了解,有生活的话唱出来会不一样,简单模仿或单纯靠个人理解是很难的。”他如是说。

他希望自己的歌声富有穿透力,能够变得“厚”起来。他深谙“功夫在诗外”的道理,将目光投向了唱歌之外。

王宏伟喜欢阅读梅兰芳,家里有他的全集、唱片,还有传记。“梅兰芳先生说过,唱戏的人心要干净。如果一个人想法太多,顾及太多就唱不好。我越来越感觉这是至理名言。王宏伟还从梅兰芳身上感受到一种“孤独”的情怀,“如果一个艺术家的生活太优越,他恐怕难以成就自己”。所以,王宏伟对自己的生活始终保持着警惕,对于无端的炒作和放肆的欲望始终保持着距离。

近来,他读了陕西作家杜文娟的非虚构作品《阿里阿里》。王宏伟说,读这样的文字,曾经在阿里演出的场景顿时就冲到了他的眼前,曾经演唱过的歌曲《天边的阿里》的旋律不由地朝他涌来。

他在为自己的歌声寻找更为坚实的凭依。

未必每个人都有“音乐的耳朵”,所以他努力把情感铺陈在每个音符上。

作为一名军旅歌唱家,王宏伟和他的同道一样,把为基层官兵歌唱视为天大的责任。所以,他总是保持着“在路上”的姿态,一路走,收获一路的感悟。

战士的纯朴与可爱,令他感怀不已。一些边防哨所,绿色最为稀缺。“西藏岗巴县境内有一个名叫塔克逊的边防连,一年四季几乎看不到绿颜色的东西。我来到这里演出,官兵们把种植在温室里平时舍不得吃的几根大萝卜当作最珍贵的礼物,送给了我。我从来没有意识到几根萝卜还有千钧重。”尽管已经是两年前的事了,但王宏伟对这几个萝卜依然印象深刻。

“多年的为兵演唱,我面对的是这样一个群体,他们听的不仅仅是一支歌、一个声音,他们未必都有‘音乐的耳朵’,可以说他们完全是用心在听,那么你就要用心去唱,只有心与心相撞,才能心与心相通。把自己放进去,而且要唱出歌之外的东西,这是我一直以来的追求。”在硕士毕业论文《中国民族男高音演唱艺术初探》里,他写道。

他始终致力于把情感铺陈在每一个音符上。他演唱过一首《老乡》,由新疆军区文工团作曲家刘澍民生前谱写的旋律,“他20多岁就到了新疆,在军营一待几十年,我听他边弹琴边唱这首歌,真是激情澎湃,感觉每个字蹦出来都像被针扎了一下。对比之下,我觉得自己唱得就像白开水。”

“只有甘做角色的‘奴隶’,才能做驾驭声音技巧的主人。”

他听郭兰英演唱《恨是高山仇是海》时,觉得她拥有巨大的音乐设计空间,完全可以借机游刃有余地亮一亮最得意也最漂亮的嗓音。但是,王宏伟发现,郭兰英“收”了,她从人物命运的规定性和对角色的理解出发,尽情运用中国民族唱法的呼吸技巧和行腔技巧,“由于情真意切,对人物的理解深刻独到,不仅没有减弱她的声音魅力,相反,心灵化、性格化的偷气、换气,使声音始终丰润、饱满、铿锵、激越,不仅使观众之间产生了巨大共鸣,而且使之升华为感人至深的艺术审美效果。”

王宏伟更是从辩证法的角度阐释了他的“歌唱哲学”。在他看来,脱离作品内在需要和人物塑造的“声音至上论”不可取,只会陷入技术唯美主义的误区。在声乐艺术中,“唯美主义”往往导致形式主义和浮浅化,“大量的经验和教训证明:只有甘做角色的‘奴隶’,才能做驾驭声音技巧的主人;不被剧情的规定性‘束缚’,无论多么美妙动听的声音都会被艺术实际效果所束缚。”

他在实践中提炼出了“道”,他更是摸索出了一套属于自己的“法”。两者之间的交融,使得他的歌唱过程轻快而惬意。

(原载于《光明日报》,有删改。)
相关演出
 
四季如“红”——花腔女高音么红独唱音乐会
艺术家工作坊-花腔天后么红教你唱歌

top